<th id="lt7cc"><em id="lt7cc"></em></th><th id="lt7cc"><progress id="lt7cc"></progress></th>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清廉學校 廉潔文化

          廉言廉語(第一輯)(1-76)

          (一)


          進不失廉,退不失行。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釋義】

          得到晉升時要堅持廉潔,退位后要堅守節(jié)操。

          【解悟】

          作為黨員干部,不論資歷多深、職務多高,本領多強、貢獻多大,一旦失廉,就容易喪志失節(jié),最終因違紀違法而害人害己。因而,領導干部無論進退去留,均應注意保持黨員干部應有的節(jié)操。

          (二)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論語·顏淵第十二》

          【釋義】所謂政,就是正的意思。為政者行為端正作出了表率,誰還敢不正呢?

          【解悟】黨員干部要帶頭起好模范作用,提高廉潔自律意識,構筑防腐拒變的防線,成為讓黨放心,受下屬尊敬,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好干部。

          (三)

          為官避事平生恥。


          ——金·元好問《四哀詩·李欽叔》

          【釋義】做官避事是平生最大的恥辱。自古以來,為官“不避事”,主動擔當不退縮,盡職盡責不推諉,是歷代文人士大夫的立身準則,也是做到“廉敬”的起點。

          【解悟】黃庭堅說,當官莫避事,為吏要清心。朱熹講,當官勿避事,亦勿侵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當時代擔當?shù)摹爸餍墓恰?,不做四平八穩(wěn)的“太平官”。任憑舟自橫,只會隨波逐流?!疤焦佟碑斏魉贾f別辜負了時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時代新征程上,要聚精會神“趕考”,奮斗追趕發(fā)展,在大風大浪中練出大智大勇,無愧使命擔當,不負偉大夢想。

          (四)

          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道。

          ——《周書》

          【釋義】清廉是做官的根本,儉樸是立身處世的基礎。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解悟】白鷺立雪,愚者看鷺,聰者看雪,智者見白。人的一生就是見自己、見天地、見事業(yè)的過程。當一個人閱過山河、見過湖海、走過世界,經歷過人生的繁復之后,人生視角會變得開闊,看到人生更大的格局,也就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要的。費盡心思獲取小利私利,看似一時得意,其實作繭自縛;忠誠干凈擔當使命事業(yè),立德立功立言,方為境界格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xiàn)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忠誠打底,境界更高,忠誠前行,格局更大,所到之處,步步皆景。

          (五)


          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

          ——《三國志》

          【釋義】三國曹植說,大地之所以稱為廣大,是因為其無所不載;日月之所以稱為明亮,是因為其無所不照。共產黨人忠誠于復興大業(yè),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才有了四海升騰,這邊風景多錦繡;也有了九州激蕩,乘勢而上開山河。

          【解悟】星辰大海是你的遠方美景,而奮斗的你是大家的星辰大海?;蛟S你就是平凡地堅持,但你是那一點溫暖靈魂的火光?;蛟S你正在艱難地超越,但你是那一縷照亮心扉的陽光。一個人對腳步的認識,折射其精神氣質。一個群體對腳步的理解,展現(xiàn)其前進姿態(tài)。請相信,默默堅持執(zhí)著生長,終有一日馥郁傳香。請相信,到達的時間可以延遲,但不能阻止我們前進。向陽花木易為春,忠誠堅定向前進。


          (六)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

          【釋義】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婪的污吏,是人民的禍害。

          【解悟】作為黨員干部,應該清正廉潔,艱苦樸素,做民眾的表率,以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七)

          做官無別物,只此一庭明月,兩袖清風。


          ——明·李贄
          【釋義】為官多年,除了覆滿庭院的皎潔月光、兩袖中的浩然清風外,別無他物。
          【解悟】李贄( 1527年一1602年),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后改姓李,名費,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李贄的一生充滿著對傳統(tǒng)和歷史的重新考慮,是明朝后期社會思想變革的一個聚焦般的體現(xiàn)。


          (八)


          卑而不失義,瘁[cuì]而不失廉。


          ——《晏子春秋·內篇》
          【釋義】
          謙恭而不失于禮儀,貧困而不失去廉潔。
          【解悟】
          黨員干部要有堅守正道、清白做人的底線操守;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追求;有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高尚境界,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本色。


          (九)


          顛簸不失志,貧賤亦清廉。


          ——〔南宋〕朱熹
          【釋義】生再坎坷也不能失去雄心壯志,生活再貧困也須堅守清廉之心。
          【解悟】朱熹少年失怙,雖生活困頓卻立正心之志。他19歲中進士后,回婺源祭祖掃墓,一天行至“廉泉”,見甘洌清泉自石罅間淙淙涌出,思悟為人當像這泓泉水,有感而發(fā)道:“顛簸不失志,貧賤亦清廉?!边@也是他于年少時樹立并一生恪守的信條。
          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更能看清一個人氣節(jié)的高低,才知道誰是真正的君子。面對人生旅途上的坎坷、生活境遇中的困厄,若我們失去公心、放任自濁,選擇公私不分、損公肥私、假公濟私,終將墜入貪腐深淵、氣節(jié)掃地;唯有安貧樂道,涵養(yǎng)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方能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困擾,做一個窮不易志、臨難不失德的“大丈夫”。


          (十)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純仁列傳》
          【釋義】一代名臣范仲淹,古今仁者,官風門風,儉廉恕德,所育四子個個出眾,在朝為官時,子孫不得從政。去世后,次子純仁兩度拜相,艱苦樸素,司馬光稱之為“布衣宰相”。有親屬請教如何處世,范純仁說,只有儉樸才能鑄成廉潔之風,只有寬恕才能成就好的德性。
          【解悟】父親“先憂后樂”,兒子“惟儉惟恕”,一脈相承。有人為長子純佑說親,以為范家奢華,可到家一看,陳設簡陋,吃穿簡樸。三子純禮知開封府,立改前任刻薄寡恩的作風。四子純粹為官寬厚仁恕,反對勞民傷財。范純仁大婚,女方要高檔家具、一頂綾羅帳,于是開列清單交給父親。范仲淹說,吾家素清儉,安得亂吾家法!若敢拿回來綾羅帳,當眾給你們燒了!純仁去蘇州運一船麥子,途中遇父親好友困厄,連船帶麥子盡送接濟,時年十一歲。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治學治家治政思想,時隔千載,仍為典范。
          (十一)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宋·趙湘《南陽集·本文》

          【釋義】要想教育感化天下之人,必須首先安定家族、修正自身。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身修身既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方法,更是一種極高的道德境界,即“廉正”中要求的,不傾斜,品行方正。

          【解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自古以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的終生目標。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修身正己至關重要。修君子德行,養(yǎng)浩然正氣,才能久立于天地之間。我們今天努力讓清廉成為蘭州的精神特質,就必須把“廉正”作為必修課,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清廉修身、清廉持家、清廉擔當、清廉成事,推動黨風政風清新清朗,社風民風正氣充盈,崇廉倡廉化風成俗。

          (十二)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釋義】亞圣孟子說,君子要坦蕩蕩,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于別人。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yè)重如山?!豆伯a黨宣言》中說,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老一輩革命家,坦蕩無私,顧全大局,對黨的無限忠誠,感天動地,震爍千秋,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寶庫。

          【解悟】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長征途中,葉劍英堅決勇敢地維護全黨全軍的團結,毛主席曾多次稱贊葉劍英,在這一關鍵時刻“救了黨,救了紅軍”。劉少奇說,我們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純潔,不能欺騙自己,不能欺騙人民,也不能欺騙古人。鄧小平說,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應該老老實實地履行黨員的責任。心底無私天地寬,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無愧于自己的稱號,才能贏得人民贊譽。要以人格為先砥礪赤誠忠心,立“公心”、守“公德”、秉“公正”,錘煉光明磊落、坦蕩無私的光輝品格。

          (十三)


          繩墨之起,為不直也。

          ——戰(zhàn)國《荀子·性惡篇》

          【釋義】荀子說,木匠之所以發(fā)明打直線的墨線,是因為木頭上存在不直的東西。人有善惡,事有曲直,善直則公益,曲惡則損眾。六廉之“廉法”也說,守法不失、執(zhí)法不移,就是要用標準的尺度和規(guī)范來約束行為,知廉恥、懂敬畏、講規(guī)矩,行人間正道。

          【解悟】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法是實現(xiàn)大治的起點?!豆茏印分姓f,尺寸也,繩墨也,規(guī)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赌印防镏v,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渡叹龝防镏v,法者,國之權衡也。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上有所率,下有所進。上有所行,下有所仿。深入推進清廉石鼓建設,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尊崇法治,建設更高水平法治石鼓,以良法善治保障高質量發(fā)展。

          (十四)

          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

          ——明朝·馮夢龍《警世通言》

          【釋義】心地純正,邪惡的人自然不能侵擾;行為端莊,兇惡之人怎能欺侮?

          【解悟】居心清正,做事正派,是立身之本、處事之基。心中充滿正氣的人,走得正、行得端,不為虛名所累,不為利益所動,無懼歪風邪氣的侵擾、欺侮;反之,心術不正,則邪氣萌生、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終日,跌跟頭是早晚的。

          好品行,是一個人最強的底牌和最好的護身符。浩然之氣的涵養(yǎng),來自內心的自我生發(fā),由良好品行長期積累升華而成,要靠強大的內心力量去存養(yǎng)和守持。不管是風光輝煌,還是窮困潦倒,無論是身處順境,還是跌入低谷,都應始終保持內心中正,時時謹守良知、事事堅守道義,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以滿貫一身的浩然正氣抵御各種外界侵擾。

          (十五)

          慎勿積金一斤、彩帛百匹已上,用為富也。

          ——北魏·楊椿《誡子孫書》

          【釋義】名臣楊椿隱退時告誡在朝子孫,要勤儉、謹慎、忠貞、知足。他說,我的祖父一再教導后輩,以后若富貴,切切謹慎從事,不要積累黃金一斤、彩帛百匹以上,夠用就是富足。楊家數(shù)代勛貴,皆是為政治家典范。這篇《誡子孫書》也是家訓名篇,語重心長,讀來淚目。


          【解悟】志從肥甘喪,心以淡泊明。包拯說,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陸九淵講,人家之興替,在義理不在富貴。陳廷敬嚴詞鑿鑿,憑寄吾宗諸子姓,清貧耐得始求官??v覽古今,凡世代名門望族,或人才輩出之家,家道長久,家運綿延,不外乎家風清白,不執(zhí)念貧富貴賤,先輩尚儉尚廉,子弟自律惜福。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要孕育好家風,成德養(yǎng)性、讀書明理、戒奢戒貪。

          (十六)

          至廉而威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釋義】廉潔做到極致能夠產生權威。

          【解悟】清正廉潔是為官者的基本品德要求和人格追求。為官者有了這種品德和人格,才能忠誠于人民,讓利于民,取信于民。正如“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碑.官箴》),這兩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對今天領導干部廉潔從政不無啟示意義。

          (十七)

          治民莫若平,臨財莫若廉。三國·王肅《孔子家語》

          【釋義】平:公平;廉:廉潔。面臨著做官,沒有什么比公平端正更得民心;面對錢財再沒有比廉潔更好的操守了。

          【解悟】“治官”要“平”,這是一種德行,也是一種仁政?!芭R財”要“廉”,這是一種操守,一種廉政?!爸喂佟币捌健?務必“公”字當頭。大公才能無私,無私才能公平。“臨財”要“廉”,必須“義”字為先,即所謂“見利思義”,以一顆“廉潔”之心,摒棄貪欲,守住清廉。唐代女皇武則天作《臣軌》,特設“廉潔” 章,她強調為官要清廉:“理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寶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財不如義多,高位不如德尊。”

          新時代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當自覺涵養(yǎng)廉潔自律的道德修為,不斷錘煉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

          (十八)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論語》

          【釋義】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fā)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解悟】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加強自我約束、努力自我凈化、實現(xiàn)自我完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 。

          (十九)

          古語云:“人立身以孝為本,官從政以廉為方”。

          【釋義】今天是母親節(jié),對于天下的母親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子女謹遵長輩教誨,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子女為官者能廉潔奉公、擔當有為,讓他們能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和驕傲——這才是體現(xiàn)孝心的最佳方式。

          【解悟】自古以來,能人賢士的“母親”都與廉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其成長過程中無不得到長輩尤其是母親的教誨。習近平總書記就始終牢記母親的囑讬,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對于兒子所走的每一步,母親齊心都會及時給予鼓勵和告誡。習近平擔任福建省省長時,齊心依照家里的規(guī)矩給他寫信,語重心長地說“高處不勝寒”,囑咐他更要從嚴要求自己。“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要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禍的道理,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任何時候都要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立黨為公、廉潔奉公的本色深深烙印在習近平治國理政的理念和實踐中。

          母親節(jié),再次提醒各位黨員干部:莫讓母親“家有官,心難安”。

          (二十)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東漢·王符《潛夫論》卷三

          【釋義】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謹慎自己的行為,誠實正直,清正廉潔,這是改變社會風氣的根本。

          【解悟】一個人,特別是為官從政的黨員干部,只有“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才能弘揚社會正氣。

          所謂修身一方面在于祛邪扶正,保特和發(fā)揮善心與德行;另一在于“涵養(yǎng)”正氣,比如“君子坦蕩蕩"的 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而樂”的“貴公賤私”之氣等。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處處以大局為重,以家為重,才能公正廉明,大公無私,使社會正氣上揚。

          (二十一)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隋朝·王通《中說·王道篇》


          【釋義】廉正的人常常以無求為樂,貪婪的人常常因為不足而憂愁。

          【解悟】自律是廉潔之沃土,貪欲乃腐敗之溫床。從清官到貪官的距離并不遙遠,從公仆到罪犯只有一念之差。人貪欲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一步一步滑向犯罪的深淵。如何保持廉潔?一要在思想上始終清醒,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扎緊思想的籬笆,心不貪,手不伸,嚴防走向自我毀滅的“第一次”。用理性控制私欲,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常駐廉潔之心。二要堅持執(zhí)政為民,時刻地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人民是權力的所有者。

          (二十二)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北宋·蘇軾《前赤壁賦》


          【釋義】天地之間的萬物各有主,假若不是屬于我所有的,即使一絲一毫也不去強取。

          【解悟】在宋朝時期,著名詩人蘇軾與朋友們在月夜泛舟游赤壁時,就曾在《赤壁賦》書寫“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币源司臼廊藶槿艘辶?,不貪不占,不是自己所有的東西,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要拿取。

          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從政雜談》著作中也曾引用“茍非吾輩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一古語,旨在強調為官之德在于清廉,領導干部干干凈凈干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和宗旨的內在要求。

          古往今來,凡是貪污腐敗之人,皆難有善終。廣大黨員干部都應牢記先賢廉政格言,懂得制欲戒貪,常思貪欲之害,面對利益輸送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崇廉拒腐、尚儉戒奢,切勿莫因一時之貪而觸犯法紀底線,以此斷送自己和家人一生幸福。


          (二十三)

          蒞官之要,曰廉曰勤。南宋·胡太初《晝簾緒論》卷《盡己篇》


          【釋義】在任的官員要勤政,保持自身廉潔。

          【解悟】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不廉無以立命安身,不勤無以立業(yè)成事。廉政和勤政,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二者缺一不可。許多鮮活的事例告誡我們: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誤事,不廉不勤壞大事。

          為政不廉是腐敗,占著位子不作為、拿著俸祿不做事,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同樣也是腐敗,是不能容忍的。當官不能怕事,為官一定要勤勉盡責、苦干實干,造福一方。

          對黨員干部來說,所謂勤,就是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于干事創(chuàng)業(yè);考察一個干部是否合格,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他是否勤政。所謂廉,就是要能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自覺排除私心雜念,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wěn)得住心神、經得住考驗,嚴守黨紀國法,不義之財不取,不義之利不沾。簡單來說,廉政就是要求我們守紀律,講規(guī)矩;勤政就是要求我們轉作風,求實效。

          (二十四)

          以清儉自律,以恩信待人。唐朝·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記》


          【釋義】以清廉儉約的標準約束自己,以寬厚誠信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

          【解悟】清者為官之本,儉者修身之基古往今來,“勤儉節(jié)約”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留下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歷史警思。

          “節(jié)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F(xiàn)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yè),堅持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一切事情?!?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PingFang SC", "Lantinghei SC",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è?ˉé?…é?‘, STHeitiSC-Light, simsun, ?????“, "WenQuanYi Zen Hei", "WenQuanYi Micro Hei", sans-serif; text-decoration-style: solid; text-decoration-color: rgb(9, 42, 85);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提倡“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二十五)

          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明朝·況鐘《離任》


          【釋義】為一地方父母官,離開時只有一擔輕便的行李,行李少,思想上也就沒有什么負擔,不用擔心受怕。

          【解悟】“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边@是明朝宣德年間蘇州知府況鐘一次任滿赴京時寫的一首詩。況鐘曾三任蘇州知府。他到任后,清廉正直,重士愛民,嚴懲貪官,平反冤獄,興辦學校。被蘇州人稱為“況青天”。其靈柩運回江西故里時,則“民多垂泣送其柩歸”。而運載靈柩的船里,“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span>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彪炳青史的清官良吏,他們淡泊自守,清心直道,關心民意,體恤民疾,公正廉明,勵精圖治,深受百姓的擁戴和推崇,不僅在位時勤政清廉,離任時也做到“檢點行囊一擔輕”,為后人留下許多佳話。

          官之清廉,民之所盼,只有清廉為民,才會得以民心。我們作為黨員干部也要認真“檢點行囊”,做到非分之福不享,非分之財不取,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政治作風的清廉,才能“檢點行囊一擔輕”,讓自己留下一生的清明。

          (二十六)

          正身直行,眾邪自息。《淮南子·繆稱訓》


          【釋義】為人純正,行動坦直,所有的邪惡的行為就自然會止息。

          【解悟】《淮南子》有言:“正身直行,眾邪自息?!边@同中醫(yī)的“扶正祛邪”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正盛邪自祛,唯有正心修身、去邪止欲,廉潔自守、潔身自好,方能增強對歪風邪氣腐蝕侵害的抵抗力。做人做事須當如此,為官從政亦復如是。


          黨員領導干部并非在真空中生活,常會受到邪風濁流的侵擾、名利誘惑的考驗,如果理想信念發(fā)生動搖滑坡,把控不住言行操守,便會在侵擾和考驗中迷失方向,甚至墜入深淵。一些落馬官員能力不可謂不強,學識不可謂不高,抱負不可謂不大,卻一步步走到黨和人民的對立面,從“好同志”墮落為“階下囚”。究其緣由,正是因為扔掉了“正身直行”這優(yōu)良品質,做出私德不修、漠視法紀、放棄原則、突破底線之事,到頭來追悔莫及。

          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到正身直行,時刻牢記并踐行黨的宗旨使命,加強道德修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把好人生之舵、培固思想之元、守好為政之本,使凜然正氣充塞于心,才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行穩(wěn)致遠。

          (二十七)

          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清朝·張廷玉等《明史·循吏傳》

          【釋義】只有清廉的人能夠約束自己,關愛別人,貪婪的人必定會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利。

          【解悟】明朝初建,地方府、州、縣官來朝覲見朱元璋,臨走前,朱元璋告誡他們,“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貪者必朘人以肥己?!币蠊倮舫蔀椤傲摺保灰觥柏澱摺?。朱元璋出身底層,親眼目睹元朝貪官污吏欺壓百姓,深知元朝之所以失去天下,其主要原因是“君臣耽于逸樂,馴至淪亡,失在縱馳?!彼靼?,清廉自律是百姓對為政者的期盼,也只有清官廉吏才能做到不“昵于私”“昧于欲”,才能愛民為民。

          (二十八)

          廉外則可以大任,少欲則能臨其眾。——《韓非子·十過》


          【釋義】為政廉潔就可以擔當大任,清心寡欲就能統(tǒng)治眾人。

          【解悟】廉潔,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立身之寶。作為國家工作人員以廉才能委重任、服眾人,才能為國擔責,為民造福。《清實錄·世祖實錄》九卷說:“國之安危,全系官僚之貪廉?!币馑际?,一個國家的安全和危險,全在于官僚是貪婪還是廉潔。由此可見,為官貪、廉,事關國家安危和人民福禍。為官不廉,無立身之本,無從政資格,既不能委重任,又不能服眾人,再勤奮,能力再大也不敢用,不可用,否則,就會禍國殃民。

          腐敗是黨之大敵、國之大敵、民之大敵。作為唯一一個執(zhí)政黨,她為我們提供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條件,又增加了脫離群眾的危險。因此,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保持清廉本色,要從我做起,從我嚴起,嚴格遵守黨紀條規(guī),做一個組織和群眾信賴的人,做一個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個親屬子女可以引以為榮的人,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

          (二十九)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北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第二十五》


          【釋義】禍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失誤累積而成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氣常常被他們所沉迷的事物困擾。

          【解悟】作風問題無小事,小問題置之不管,也會釀成大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強調,“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無論是改作風,還是反腐敗,“大問題要抓,小問題也要抓”都是一以貫之的治理思路。從反對公款送節(jié)禮,到打擊會所歪風,再到根除“舌尖上的腐敗”,雷霆萬鈞的行動,展示出不棄微末的決心。從小事情切入,鐵面問責、剛性約束、嚴格執(zhí)紀,讓制度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讓紀律成為不可逾越的“紅線”。

          從領導干部角度看,就應該做到慎獨慎微,不要以為吃點、喝點、拿點沒什么,不要認為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就能萬事大吉。通往腐敗的不歸路往往就從細節(jié)開始,對小事、小節(jié)、小利又怎能掉以輕心?

          (三十)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東漢】荀悅《申鑒·政體》


          【釋義】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要求別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

          【解悟】荀悅以“善禁”告誡統(tǒng)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這一觀點繼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稱“善禁”典范,他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蔽赫髟谏鲜柚幸嘌裕骸氨M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可見,中國古代已將“正人先正己”視為“善禁”至要。


          無論是貫徹落實八項規(guī)定,還是堅決反對“四風”,習近平總書記都反復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都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fā)揮表率和帶動作用?!袄洗箅y,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領導干部如果只表態(tài)不表率,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么會有改作風的動力?俗話說,領導不領,水牛掉井。領導干部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說在嘴上、寫在文上、掛在墻上,公款吃喝依舊,公車超配依舊,辦公超標依舊,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風如何取信于人?就此而言,領導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風”的標準、改作風的標桿,越是嚴格要求自己,越能產生模范帶動的輻射作用,釋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三十一)

          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北宋﹞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一》


          【釋義】從政者有私心就會亡國,有公心就會興邦,國家興亡關鍵在于持公心還是私心。

          【解悟】領導干部從走上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公與私的考驗。在習近平同志看來,“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公權力,掌管著公共資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權,是起碼的政治道德和為政操守。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yè)觀。在此之上,習近平同志給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強調,領導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這樣,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們常說,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我們黨?就是因為在9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我們謀求的不是黨的私利,不是黨員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眾的公共利益,擺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這是極其樸素的真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手中掌握權力的領導干部,更要時刻自省自警:熱衷追逐個人利益或小集團利益,怎能兌現(xiàn)黨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又如何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

          (三十二)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春秋】老子《老子·第四十六章》


          【釋義】最大的禍害莫過于不滿足,最大的過失莫過于貪得無厭。

          【解悟】習近平同志多次提醒黨員干部要謹防“貪欲”之害,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潔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黨紀法規(guī)的底線。而要做到這點,必須經常反躬自問,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增強是非面前的辨別能力、誘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斷提高慎權、慎獨、慎微、慎友的自覺性。

          《老子》中說,“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就會縱容貪欲之火,最終會導致欲火燎原、洪流潰壩;《論語》中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手握公權卻對牟取非法利益情有獨鐘,怎能做到潔身自好?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為官發(fā)財,應該兩道,領導干部“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fā)財”,絕不能私欲膨脹、以權謀私,最終“不僅毀了自己、害了家人,而且給黨的事業(yè)帶來很大損害”。


          (三十三)

          距諫者塞,專己者孤。西漢】桓寬《鹽鐵論·卷五》


          【釋義】拒絕接受別人的意見就視聽閉塞,自己獨斷專行就會遭到孤立。

          【解悟】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監(jiān)督是保障權力在軌運行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護領導干部安全從政的“保險繩”。但現(xiàn)實中,個別領導干部只看到了“繩子”,卻看不到“保險”,使用各種借口規(guī)避監(jiān)督。有的以“對我不信任”為由,不情不愿、躲躲閃閃;有的以 “不支持自己工作”為由,對同級監(jiān)督百般刁難;有的以“侵犯個人隱私”為由,在個人事項報告中含糊不清……實踐證明,領導干部越是遮遮掩掩、拒絕監(jiān)督,就越容易被拉攏腐蝕。


          特權思想是拒絕監(jiān)督的思想根源。正確對待并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監(jiān)督,是衡量一名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水平的重要尺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想接受監(jiān)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jiān)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span>

          接受監(jiān)督應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嚴管就是厚愛,監(jiān)督是為了讓干部不犯錯誤或者少犯錯誤,防止小錯變成大過。主動接受監(jiān)督,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xiàn)象作斗爭,應當成為領導干部的自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都應牢記,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

          (三十四)

          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jié)也。——《荀子·正名》(戰(zhàn)國·荀子)


          【釋義】欲望雖然沒有盡頭,卻可以做到接近于滿足;欲望雖然不可去除,但卻可以對它加以節(jié)制。

          【解悟】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合理的欲望能夠催人奮進,積極向上向善,假如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放縱欲望,越過“雷池”,就會墜入無底深淵。唐代柳宗元在《蝜蝂傳》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種叫蝜蝂的“善負小蟲”,因背部不光滑,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所以愛往自己背上堆東西,常常被壓得爬不起來。有人看它可憐,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墒侵灰芾^續(xù)爬行,蝜蝂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最終背著沉重的負擔向高處爬時,耗盡心力跌落,一命嗚呼。蝜蝂的悲劇,在于背負貪欲而行。


          正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于當下的黨員干部來說,應當保持“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心態(tài),時刻修身持節(jié)、惕勵自省,剪除失志之念、失德之欲、失格之為,做到不法之事不為、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友不交,時刻保持“世間尤物,不敢妄取”的敬畏之心。

          (三十五)

          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戰(zhàn)國《孟子》


          【釋義】可以拿也可以不拿時,拿了便是對廉潔的傷害。先賢們普遍認為,“廉”與“貪”是兩種對立的價值觀。廉,首先意味著不貪。

          【解悟】當官發(fā)財兩條道。張堪清廉而有漁陽惠政,百姓贊頌“張君為政,樂不可支”。羊續(xù)懸魚拒賄正風、清貧示子拒妻,皆為廉潔從政之典范。《周禮》首提以廉為本,曰“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蛾套哟呵铩分刑岢隽肆拍睿傲?,政之本也”,把“廉”的含義引申到政治領域,把“廉”當作為政的根本。自古清廉無遺禍、從來貪婪有后殃。慎始、慎獨、慎微,清廉立身從政,勿傷“公仆”二字。

          (三十六)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論語·衛(wèi)靈公》


          【釋義】德行高尚的人在困窘時還能固守正道,而德行粗鄙的人一困窘就容易胡作非為。

          【解悟】君子固窮,是指君子在遭遇困難時能夠保持其高尚品德。君子有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他們會盡力遵循自己的信仰,無論是在富足還是在貧困中都能夠做到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嚴。他們不會因為財富的缺失而放棄自己的原則,不會因為生活的艱辛而放棄自己的信仰。相反,他們會在困境中更加堅定自己的信仰,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小人窮斯濫矣,是指小人在貧窮中變得更加卑鄙無恥。小人沒有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他們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當他們失去了財富和地位時,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卑鄙無恥,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他人,不顧及道德和法律。這樣的人往往會被社會所唾棄,他們的人生也很難有所作為。

          因此,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的品德和財富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無論是富裕還是貧窮,我們都應該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則,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坦蕩,走得更加順利。

          (三十七)

          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 福建龍巖客家家訓


          【釋義】做官不可非分僥幸獵取一文錢,居家不可浪費一文錢。


          【解悟】客家家規(guī)家訓凝聚著客家人歷經兩千多年的生存智慧,是傳統(tǒng)中國家訓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傳承優(yōu)良家風的集中體現(xiàn),蘊含著客家人忠孝為本的家國情懷、親善睦鄰的行為規(guī)范、克勤克儉的品德修養(yǎng)、廉潔奉公的價值觀念。

          “無儻來一金,無浪費一金”表現(xiàn)了細微積累、嚴于律己的重要性,敦促人們心存敬畏、慎獨慎微。若要成為一個有擔當作為、卓有成就的人,就必須身體力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秉持清廉儉樸、公正無私的品與行,鞭策自己見賢思齊、道德自律、向上向善,努力實現(xiàn)興家立業(yè)、報效國家的美好愿景。


          (三十八)

          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 《呂氏春秋●忠廉》


          【釋義】面對巨大的物質利益誘惑卻始終不改變做人的準則,才可以稱得上廉潔。


          【解悟】清正廉潔是黨員干部必備的政治品德,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拒腐防變的第一道防線。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恪守廉潔從政的準則,秉持克己奉公的操守,堅持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三十九)


          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 毛澤東


          【釋義】教子以寬者,因顧及人倫親情,而失之于溺;教子以嚴者,因注重子女處世為人,而得之于立。毛澤東同志的家風家教堪稱一代典范,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利益之間,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解悟】在不斷趕考的崢嶸歲月里,中國共產黨人把紅色家風熔鑄成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周恩來同志制定“十條家規(guī)”,勉勵基層鍛煉的侄子,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陳云要求家人不搞特殊化,同在一個機關工作的夫人,一直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不坐順路車。彭德懷給侄子的信中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從我這,得改改這個規(guī)矩,那就是近水樓臺不得月。羅榮桓對家人說,我們是黨的干部,要時時想到生活在基層的人民大眾,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樓越來越高。焦裕祿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戲,谷文昌告誡家人不許沾公家一點油。家風純正,社風清朗;家風蔚然,國風浩蕩。



          (四十)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


          【釋義】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婪的污吏,是人民的禍害。


          【解悟】“清廉”,是齊家之始、治國之源、平天下之基。古往今來,凡名垂史冊、受人敬仰者,無一不是一心為公、廉潔自律的賢人典范——海瑞“布袍脫粟,令老仆藝蔬自給”,林則徐“決不敢于俸祿而外,妄取民間或下僚分毫”,焦裕祿親自起草“干部十不準”,孔繁森去世時身上僅有8元6角錢。

          清廉之官,操守自持,造福人民,涵養(yǎng)清朗家風黨風政風,是本人之福、家庭之福,也是人民之福、黨和國家之福。而貪欲之人則貪得無厭、無休止地求取,小則濫用職權、斷送前程,大則引起社會動蕩、禍國殃民,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作為黨員干部,應該清正廉潔,艱苦樸素,做民眾的表率,以贏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四十一)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學而》



          【釋義】君子致力于抓住做人根本,根本既立,自然就能把握為人處世的道理。“君子”一詞廣見于先秦典籍,后被賦予道德高尚、重義輕利、擔當大任、忠于職事等等美好的含義,更為重要的是君子貴在知行合一臻于“廉善”,是中國傳統(tǒng)評價人品的重要尺度。

          【解悟】君子不忘修為根本,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墩撜Z·子張》里也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過錯就像天上的日食和月食一樣,他犯了錯誤,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了錯誤,人們也照樣會景仰他。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不偏離清廉自守之道,永葆奮斗追趕之姿,絕非一日之功、一勞永逸、一蹴而就。要“日三省吾身”,一刻不放松地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始終跟上時代、實踐、人民的要求。

          中國有優(yōu)秀的民本傳統(tǒng),堅持這個傳統(tǒng),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實踐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理原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能實現(xiàn)。



          (四十二)

          人遺子孫以錢財,我遺子孫以清白。甘守清廉報家國,不為貪贓羞兒孫。溪朱氏《傳家必讀詩文集》



          【釋義】別人將錢財留給子孫后代,我們(朱家人)要將清清白白的家風傳給子孫后代。寧愿守著清貧、廉潔,以此回報我們的家族和國家,也不能因為貪贓枉法讓子子孫孫蒙羞。

          【解悟】浮梁滄溪《朱氏家訓》載于《滄溪朱氏宗譜》。朱氏后人摘取始祖朱秀之后的歷代先祖治家名言,匯編而成《朱氏家訓》。尤其是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十三世祖朱宏和明朝正德年間安徽池州知府、二十四世祖朱韶,他們注重建立良好家風,通過著書立說,熏陶引導族人,為后世建立楷模。滄溪《朱氏家訓》全文650余字,涵蓋持家、立業(yè)、禮儀、教化、為官、做人等豐富的內容,倡導尊儒守禮、克己重德、清正廉潔。

          黨員干部應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遵規(guī)守法,堅決抵制各種誘惑,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與革命氣節(jié),珍惜自己的名節(jié),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堂堂正正、干干凈凈為人做官,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廉潔齊家。

          (四十三)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春秋﹞《論語·季氏》



          【釋義】見人有善,則欣慕向往,唯恐趕不上;見人有不善,則深惡痛絕,如將手伸到沸水中,唯恐不善會玷污自己。

          【解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指出,要讓每一個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耙娚迫绮患?,見不善如探湯。”

          黨員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要始終以先進為榜樣、以楷模為標桿,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敬畏之心,不因蠅頭小利而鼠目寸光,不為榮耀光環(huán)而急功近利,自筑“防火墻”、自套“緊箍咒”、自設“高壓線”,切實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四十四)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釋義】為官一任,無論官職大小,都應勤政愛民,以人民為中心,將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解悟】小官有大作用。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基層干部的作用。2013年11月26日,他在菏澤市座談時,還特意給在場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lián):“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彼f,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習近平同志推崇的干部,大多級別不高,多在基層任職,但都“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活力。對老百姓來說,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和情緒。對小事的處理中也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

          (四十五)

          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管仲《管子?戒》


          【釋義】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會被外界不正的東西所迷惑。


          【解悟】只有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才能有效防范和減少違紀違法問題的發(fā)生;才能從內心世界入手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言行,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抵御各種消極腐敗思想的侵蝕。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敝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他強調,要利用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這些寶貴資源,增強人們的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不斷提高人們道德水平,提升人們道德境界。

          (四十六)

          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貞觀政要》


          【釋義】凡事都要適可而止,享樂不能走極端,否則釀成悲??;欲望是無底洞,放縱就會造成災難。黨風問題關系執(zhí)政黨的生死存亡。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yǎng)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解悟】天下大福,莫大于無貪欲;天下大禍,莫大于欲無底。欲望根源,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得了紅眼病,見不得別人家煙囪冒煙,別人干啥他干啥,總想高人一頭,在不服氣中失去了真我;有的一山望著一山高,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整天疲于奔命,一直跟跑從未領跑,最終成了別人的影子。

          欲生于無度,邪生于無禁。腐敗原本就是一種理性行為,不是被動行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黨員干部自我放縱、貪欲膨脹,導致思想變質、信仰變異、行為變形,成為權錢色的俘虜。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對得起黨員的身份,對得起公仆的稱號。忠誠于理想信念,勿為欲望之奴隸。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橫不攀,豎不比,勤修欲望的枝葉,多做實在的事情,對歷史和人民負責。


          (四十七)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孔子《論語·衛(wèi)靈公》


          【釋義】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zhí),合群但不結黨營私。


          【解悟】“黨”字古代作親族或地方組織講,“結黨營私”是說一些人組合起來,共同維護自己的利益,即做些有利于小團體的事情??鬃又鲝堊鍪露苏⒄?、顧大局。主張不要在小技節(jié)上爭論不休。因為爭來爭去,耽誤了事業(yè),影響了前進。也主張一切從大局出發(fā),合大群不要合小群,為眾人謀利,不為少數(shù)人謀利,只有這樣,才是一個襟懷坦蕩,道德高尚的君子。

          作為社會一員,黨員干部有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但交往中應加強自律,謹慎交友,不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這既是對健康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維護,也是對干部自身的保護。


          (四十八)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唐?王勃《上劉右相書》


          【釋義】源頭潔凈則下游之水必清澈,身形端正則影子一定筆直。


          【解悟】作為黨員干部,只有坐端行正,剛正廉潔,堅持打鐵自身硬,才能永葆清正廉明之心,永葆共產黨員清廉本色。

          黨員干部做到一塵不染,就要增強自制力,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具有“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自覺;涵養(yǎng)敬畏之心,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時時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以“堤潰蟻穴,氣泄針芒”的警醒對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不忘小事小節(jié)中有原則、有人格、有形象,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增強抵腐定力,牢記清廉是福、貪欲是害,任何時候都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廉潔用權、廉潔齊家,永葆共產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四十九)

          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則無欲,平則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備矣,然后可以理人。

          漢?馬融《忠經·守宰章》




          【釋義】為官要明察秋毫,辦事要公平公正,立身要清正廉潔。清廉就不會有私欲,公平就不會邪僻不正,明察才能使民眾信服。只有清廉、公平、明察這三條都具備了,才可以治理好一方人和事。


          【解悟】“明、平、清”三個字,概括了從政為官應當具備的操守和原則。由古至今,凡是出了事的官員,無不是因為沒有把握好“明、平、清”三者的關系:要么是假公濟私、損公肥私,要么是被欲望牽制、被誘惑腐蝕,等等。揆諸現(xiàn)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少黨員干部被立案審查調查,其根源也在于此。

          在各種誘惑和“圍獵”面前,手握公權的黨員干部必須要時刻警惕、時時警醒,始終牢記“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要嚴格廉潔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干事,做到在官惟明、蒞事惟平、立身惟清,不以公權謀取私利,始終保持清廉的本色。唯有如此,人生的航船方能揚帆遠行!

          (五十)

          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


          ——(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



          【釋義】三次受命每次都誠惶誠恐,第一次是欠身前傾受命,第二次是彎腰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日走路順著墻根走,也沒有人敢欺侮我。

          黨員領導干部唯有放下架子虛心向群眾請教,撲下身子誠心向群眾問計,才能跨越“滿溢”之危,遠離“驕嬌”二氣,永保公仆本色,不斷開創(chuàng)各項事業(yè)新局面。


          【解悟】說到底,無私才能無畏,無私才敢擔當。心底無私天地寬。擔當就是責任,好干部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yè)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我們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我們時代的勁草、真金。

          當然,敢于擔當,是為了黨和人民事業(yè),而不是個人風頭主義,飛揚跋扈、唯我獨尊并不是敢于擔當。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說,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靠墻走。生活中只要有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后,很有感觸。我們的干部都是黨的干部,權力都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更應該在工作中敢作敢為、銳意進取,在做人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摘自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五十一)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唐?羅隱《夏州胡常侍》




          【釋義】為官者要獻身國事,不要去為子孫謀家財。

          【解悟】古今有識之士,都是把“國計〞作為第一要務肝膽相許,把清廉作為傳家美德彰率子孫。領導干部如果輕“國計”而重家財,難免以權謀私,違法亂紀,其結果只能是家風敗壞,家財敗盡,子孫敗落。

          的確,在老百姓眼中,領導干部手握公權,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中,都存在權力的“邊際影響力”。一旦領導干部以權謀私,家教不正、家風不純,其配偶子女也容易自我膨脹,假借權勢為所欲為,“家庭群腐”現(xiàn)象也日益增多。諸如已經落馬的“貪腐父子兵”“腐敗兄弟連”“貪內助”等等,基本查一個帶出一片、端一個牽出一窩,讓人觸目驚心。

          (五十二)

          正以處心,廉以律己。


          ——明·薛瑄《薛文清公從政錄》



          【釋義】用公正來養(yǎng)心,用廉潔來自律。

          【解悟】明代薛王宣 《從政錄》上云:“正以處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長,信以接物,寬以待下,敬以處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黨員領導干部都應按照以上“居官七要”為官從政、廉潔從政,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做到勤政為民、廉潔為官。官銜只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只能用來寫好為人民服務這篇大文章,決不可用作沽名釣譽、損人利己、中飽私囊的籌碼。

          作為共產黨的干部,無論擔任什么職務,管處于什么位置,都應恪盡職守,躬行不殆。要自覺做到比工作不比待遇,比貢獻不比享受。以正直無私規(guī)范心,以清正廉潔規(guī)范行,自覺踐行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五十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詠史》


          【釋義】縱觀歷代前賢治國治家經驗得失,成功多由勤儉,敗亡皆因奢侈。

          【解悟】一部黨史就是一部黨的艱苦奮斗史。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奔赴延安,實地采訪毛澤東、周恩來等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他被紅軍的勤儉和素樸深深感動,用文字將其定格在《Red Star Over China(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讓全世界對中國共產黨人的清廉和素樸都有了深刻印象。80年光陰悄悄流轉。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時,毛澤東同志“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的話語作結,提醒全黨同志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xù)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因此,全體黨員都應當堅持勤儉節(jié)約、抵御奢侈浪費,同時也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讓厲行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論國家發(fā)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黨員干部都要牢記“欲為清白吏,必自節(jié)用始”,不斷擦亮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精神底色,立場堅定地反對浪費、力戒奢靡之風。


          (五十四)

          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戰(zhàn)國?尉繚子《尉繚子?兵談》


          【釋義】心胸要寬闊,不能一激就怒;品德要清廉,不能貪圖錢財。

          【解悟】《尉繚子》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這句話是對將帥的一個要求。一名將帥具備了“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的胸懷和情操,才能認清形勢,客觀公正地作出判斷,才能在戰(zhàn)爭中駕馭全局,取得勝利。對今天的領導干部來說,要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這樣的胸懷和情操不可或缺,具備這樣的品質也是我們的事業(yè)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同時,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恪守廉潔從政準則,秉持克己奉公的操守,堅持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五十五)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釋義】做事情如果到結束時仍如開始時那么慎重,就不會有失敗與差錯。

          【解悟】要想避免功敗垂成,重在做到慎終如始。現(xiàn)實中,少數(shù)黨員干部淡漠了理想信念,逐漸忘卻了初心,沿著錯誤的方向漸行漸遠。有的滿足于小勝,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抱殘守缺、不思進??;有的干事三分鐘熱度,經不起時間考驗,半途而廢、留下爛攤子;有的一開始能做到克己奉公,但沒能抵御一而再、再而三的誘惑,結果墜入貪腐的深淵;有的在提拔前撲下身子干事創(chuàng)業(yè),一走上領導崗位便脫離群眾,沾染上官僚氣。事實證明,做事若不能慎終,往往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做人若不能慎終,則容易走入歧途、誤人誤己。

          慎始不難,難的是慎終如始、從一而終。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從西柏坡前往北京的路上,毛澤東同志反復提醒共產黨人防止“糖衣炮彈”“決不當李自成”。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不忘初心,做慎終如始的“合格黨員”。面對工作時始終保持激情,思想不怠、標準不降;面對誘惑時始終保持警醒,心不動、手不伸。

          (五十六)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葛亮《誡子書》


          【釋義】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解悟】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有一句名言,鳥的翅膀系上黃金,就再也不能飛翔了。這句話,對于做人做官都有深刻啟示。一個人欲望太強,就會在各種誘惑面前迷失心智;一個人急功近利,勢必缺乏長遠目光和毅力恒心。尤其是對領導干部而言,更是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沒有淡泊寧靜的心態(tài),在市場浪潮帶來的消費主義面前,在經濟繁榮帶來的物質誘惑面前,就難免會有公權私用的沖動。只有從內心涵養(yǎng)一汩清泉,才能在誘惑面前做到百毒不侵,在欲望面前做到金剛不壞。力戒浮躁,就要堅守做人的操守和從政的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看待進退流轉,淡泊處世,靜心思考,磨煉意志,砥礪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正所謂“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五十七)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先秦《禮記·表記》


          【釋義】處于那個職位卻不履行自己的職責,這就要出亂子。

          【解悟】在其位謀其事。忠于職守,是我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三百六十行,行行皆有責任;工農商學兵,人人都有崗位。把握角色定位,分清“本”與“末”,擺正“責”與“好”,乃修身、處事、立業(yè)的關鍵法則。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有自己的職責范圍,守土有責是領導干部的義務。每一名黨員干部要強化“干一行、愛一行”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堅定不移地擔起崗位職責,腳踏實地干好本職工作,低調務實、少說多干,全力以赴推動工作落實和事業(yè)發(fā)展,決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實際,熱衷于喊口號,做表面文章。

          只有真抓實干,有務實的作風,才能在工作中突顯自己的價值,才能在社會競爭中迎風而立,才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五十八)

          廉者政之本矣,乃國之四維,立人之大節(jié),仕者之大德。——戰(zhàn)國·孟子《孟子·離婁下》


          【釋義】廉潔是政治的根本、國家的基礎、做人的氣節(jié),做官的德行。

          【解悟】“廉潔”被視為“仕者之德”“為官之寶”“國之四維”。因此,清廉是做人做官的基礎,是領導干部開展工作的前提條件,也是國家建設的基礎。

          老一輩革命家深受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影響,在廉潔操守上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所展現(xiàn)出來的廉潔道德品質被稱為“東方魔力”。新時代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就是要通過發(fā)揮廉潔文化教育、感染、激勵等方面的作用,使廣大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把廉潔自律的準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廉潔從政內化為自覺追求,在任何時候都能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推進黨內政治生態(tài)持續(xù)好轉,讓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不斷充盈,實現(xiàn)政治清明。




          (五十九)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


          【釋義】為政者公正而沒有私心,說一句話就能使千千萬萬民眾團結一致。

          【解悟】“公”就是公信、公道、公心。公信是群眾對黨的干部的信任,干部有公信力才會有權威。公道是處事的態(tài)度、方式與追求,要求處理問題和事情的時候不能厚此薄彼,不阿諛奉承、說謊邀功,不搞看人下菜碟、翻云覆雨那一套。公心就是要遇事考慮全局、大局,堅持按原則辦事,不以私情廢公事,不拿原則做交易,以肝膽相照的精神、公道正派的作風待人。

          黨員干部必須時刻把人民群眾和黨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終做到公正無私、公私分明,才能樹立好黨的威信和形象,才能讓我們的事業(yè)保持活力,才能使我們黨始終保持生命力。





          (六十)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左丘明《國語·周語下》


          【釋義】做善事就像登山一樣艱難,作惡就像崩塌一樣迅速。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解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談到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時引用了“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句名言,習總書記說:“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

          從善越是難、從惡越是易,領導干部越要加強內心自律。一次雪崩,往往是由一片雪花而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防線一旦被攻破,就可能一瀉千里。這就需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同時,更需要心懷堅定的意志,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固守內心那一方凈土。

          (六十一)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釋義】對于別人不要苛求完美,對待自己要嚴格約束,時常檢點自身還有哪些不足。

          【解悟】習近平同志曾經提出要培養(yǎng)和樹立六種意識——信仰意識、公仆意識、自省意識、敬畏意識、法治意識、民主意識。其中自省意識,就是要經常自我約束,經常自我反省,“檢身若不及”。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這句話講的正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道理。黨員干部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責備別人,總在別人那里找不是,而應該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問題,這樣才能既促進團結,又改正錯誤;既給人空間,又讓人進步?!奥杉阂藥镲L,處事宜帶春風”“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可謂道德原則中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辯證法。



          (六十二)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漢·賈誼《治安策》


          【釋義】為了國家而忘掉自己的家,為了公眾利益而忘掉私利,遇到好處不隨便追求,遇到禍害不隨便躲開。

          【解悟】“國而忘家,公而忘私”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而正是由于做起來難,它才被奉為中華家風中的精華而世代受到人們的推崇。

          生活中,普通人難免有各種各樣的私心,但舍小家為大家,重視群眾的利益,勇于擔當責任,這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我們回過頭看看多年前,多少為國為民又克制得了自身私欲的人,都成了大眾所敬仰的“人民英雄”。如畢生都在為人民糧食操勞的袁隆平;更有讀書時期就意識到自己要為國為民的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相信你我都記得,只是有些人在面對欲望的時候,把自己放在了家國前頭罷了。

          范仲淹說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管身處于何處、何種地位,都要有為國為人民貢獻出自己力量的責任,這亦是義務。


          (六十三)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晉·傅玄《傅子·問政》


          【釋義】為官從政關鍵在于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解悟】黨員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必須遏止私欲,公私分明,按照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要求,把去私作為重要的為政之道自覺踐行。例如,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理發(fā)、招待客人、到老百姓家吃飯,都是自掏腰包,還專門制定《十條家規(guī)》嚴格要求親屬。正確處理公與私的關系,堅持去所私以行大義,是黨員干部正確用權、廉潔用權、公正用權、謹慎用權的重要保證。誠如黨的優(yōu)秀干部楊善洲所說:“我手中是有權,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不能用來辦私事。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衡量黨性強弱的一把重要尺子就是公、私二字。毋庸諱言,黨員干部有自己的基本權益和利益需求,但決不能同私心、私利、私欲混為一談。身為黨的干部,當心胸開闊、志存高遠,自覺做到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六十四)

          官不可以私予人,人不可以私取官。——晉·陸玩


          【釋義】官職不能根據(jù)私人情感隨便給人,人們也不能憑借私人關系來獵取官職。

          【解悟】把嚴選人用人“入口關”,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保證。但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動”的潛規(guī)則在一些地方仍暗流涌動,“能力不如關系”的關系學依然為一些人深信不疑。一級級向上“進貢”,一層層向下“授官”,買官賣官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腐敗鏈,影響極其惡劣。因此,為官者對公職要有尊重和謹慎,干部選拔任用應當出于公心,不為私利所迷,不為人情所困。各級黨組織應把好干部標準、公道正派理念貫穿選人用人全過程,嚴格按政策、原則、制度辦事,真正讓忠誠干凈擔當、為民務實清廉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讓陽奉陰違、阿諛奉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




          (六十五)

          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先秦《文韜·上賢》


          【釋義】任用忠誠信實之人,除去奸詐虛偽之徒。嚴禁暴亂行為,制止奢侈風氣。

          【解悟】中國歷史早期的思想家們對于如何治理社會,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們認為一是要任重忠貞守信之人:忠心耿耿的人多全力以赴做事,不存二心;信守承諾之士多得他人信任和擁護。 二是拋棄奸詐虛偽之徒:奸詐虛偽之人可以歸為小人,他們是唯利是圖的墻頭草,每一次的表白都是試探,每一次的諂媚都有目的,留在身邊便是炸彈,必須拋棄。三是嚴禁暴亂的行為:暴亂會造成民不聊生,國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是君主的責任,所以必須嚴禁。四是制止奢侈的風氣:奢侈的風氣讓人心生攀比,有了攀比之心人便容易虛榮,開始追求表面的東西,而忘記本質的重要性,這是對人的精神侵害,需制止。

          (六十六)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漢?恒寬《鹽鐵論?疾貪》


          【釋義】想要影子正,就必須端正投下影子的標桿;想要下面的人廉潔,首先自身要做到廉潔。

          【解悟】群雁高飛頭雁領。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作風如何,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走向具有重要影響。習近平總書記自青年時期起就是這個理念的身體力行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之所以會形成黨心民意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央領導同志親力親為、以上率下。從帶頭遵守“八項規(guī)定”,到重拳整治“四風”,從開誠布公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到躬身踐行“三嚴三實”,中央政治局堅持從自身抓起、以身作則,樹立起徙木立信的公信力,在全黨全國產生了強大示范效應。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員干部要嚴于律己,身體力行,要常照鏡子、正衣冠,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為全黨全社會作出示范,帶動黨風政風民風不斷向好。

          (六十八)

          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


          【釋義】聰明的人不做不該做的事,廉潔的人不貪求不該有的東西。

          【解悟】一些領導干部違法犯罪,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管住自己的欲望。作為領導干部,就要修清凈之心摒棄私心和雜念,給自己的欲望裝上“除塵器”和“節(jié)制閥”,時常打掃自己精神和思想上的“塵?!?,時刻保存“底線”意識,不濫用權力、不以權謀私,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凈化“生活圈”、“工作圈”和“朋友圈”,遠離低級趣味,抵制歪風邪氣,克制貪圖享受的欲望,管好自己的手、腳、嘴,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不該吃的不吃,突破重重“圍獵”,在各種誘惑面前,始終保持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六十九)

          爾心貴正,正則不敢私。——宋?歐陽修


          【釋義】內心應該以正直為貴,心正就不會產生私欲。
          【解悟】歐陽修文學成就備受矚目,做官也是克己奉公、為政清廉、兩袖清風。為了避免有人變相賄賂,歐陽修甚至連轄區(qū)內出產的東西都不買,并給要來看望自己的侄子寫封家書特別囑托,“昨書中言欲買朱砂來,吾不缺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買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飲食物外,不曾買一物,汝可安此為戒也?!?/span>
          黨員干部的言行,關乎黨的形象,影響黨在群眾心中的分量。要善于從點滴積累來提升黨性修養(yǎng),常懷廉潔之心,從小處做起,從小節(jié)著手,始終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始終做到清正廉潔。



          (七十)

          為政之道,莫若至公。——宋?司馬光


          【釋義】執(zhí)政的原則,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公正。
          【解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頗重“公”“廉”二字。公正是施政之道,是廉潔的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為本;處事之道,公正為先。實踐證明,不公正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不廉潔,而不廉潔也必然影響到處事的公正性。只有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私、清廉清白不徇私,時刻堅守“公廉”操守,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否則,遲早會栽跟頭。
          黨員干部應將“秉公用權”牢記于心,始終保持革命本色,在心中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線,精神上做到對黨紀國法的敬畏。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工作。




          (七十一)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宋?包拯《書端州郡齋壁》


          【釋義】清心是治事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原則。
          【解悟】“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這是包拯為政的要訣及立身之準則。他在出任地方官時,嚴以律己,從不受賄請托和損公肥私,生活十分簡樸,“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而在朝中任職,更是嚴格要求自己,不與人茍合,不交私結黨,不在家里處理公事。對于那些仗勢枉法的貴戚宦官,他繩之以法,毫不手軟。
          作為黨員干部,做事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檢點自己的行為,把握好人生的尺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始終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堅守信仰的高地。




          (七十二)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春秋)《管子·牧民》


          【釋義】政權的成敗在于人心的順逆,政令能夠推行,在于順應民心;政令所以廢弛,在于違逆民心。
          【解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高度重視民心民意,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強調為政之要,以順民心為本,“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奮斗都是為人民謀幸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強調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
          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衰的根本因素,黨員干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充分激發(fā)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chuàng)造偉力,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大業(yè)。



          (七十三)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春秋)《管子·樞言》


          【釋義】誠信是結交天下的根本。
          【解悟】“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是一句名言,原話為“誠信者,天下之大同;忠信者,人間之正道”。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一書,意思是說,“誠信”是天下一切良好關系的基礎,而“忠信”則是維系人際關系和社會正義的基礎。其中,“天下之大同”是指,在一個人人誠信的社會中,人們相互幫助、信任,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而“人間之正道”則是說,在人人忠信的社會中,人們彼此信任、扶持,建立公正、友愛、文明的社會秩序,使社會得以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誠信關乎黨和國家的整體形象,黨員干部要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以實際行動推進誠信政府、廉潔政府、法治政府建設。


          (七十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春秋)《論語·泰伯》


          【釋義】士應當以弘揚仁道為己任,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價值之所在。
          【解悟】2015年7月24日,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開幕,習近平主席發(fā)來賀信,他向全國各族各界青年和青年學生、向廣大海外中華青年說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而新時代黨員干部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七十五)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春秋)曾參《大學》

          【釋義】得到民眾的擁戴就能得到整個國家,失去民眾的擁護就會失去整個國家。

          【解悟】黨員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七十六)

          謀度于義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春秋)晏嬰《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釋義】謀劃時考慮符合道義的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做事時注重順從民意的就一定能夠成功。

          【解悟】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員干部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動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91av不卡在线,国产高清无码91zx,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th id="lt7cc"><em id="lt7cc"></em></th><th id="lt7cc"><progress id="lt7cc"></progres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