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捧讀余欣然主編的《中國歷代家書精華》,書中摘錄了清朝聶繼模寫給兒子聶燾的《誡子書》,其中“山僻知縣,事簡責輕,最足鈍人志氣,須時時將此心提醒激發(fā),無事尋出有事,有事終歸無事”一句,讀來感觸頗深,不免勾起濃濃的好奇之心,忍不住對聶燾之為人、為官一探究竟。
聶燾(1694-1773),字閑有,號環(huán)溪,湖南省橫山縣人。雍正十三年(1735)中舉,乾隆二年(1737)中進士,十三年(1748)八月出任鎮(zhèn)安知縣,在任八年,“以實心行實政,治績推陜南第一,政績推陜南縣令之首”,深得民譽,是位勤政親民的好官。
聶燾之為人,行孝敬老、清廉正直、大公無私。其牢記嚴父教導,在被任命為鳳翔縣令時說:“好鳳翔,物阜民富昌盛狀,我何必坐享其成守官場。不如回首家鄉(xiāng)望,勤耕務農辦學堂。教兒輩讀書瑯瑯,孝敬年邁福壽長。”遂辭官返鄉(xiāng),為母守孝。在花鼓戲《聶燾》中,縣丞吳正和吳鄉(xiāng)紳兩人借刀殺人,未能得逞,后又借聶燾修路造成死亡事故聚眾鬧事,企圖把聶燾趕走,此事件給聶燾身心以致命打擊,使其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此時,父親聶繼模的告誡回響在耳邊,如醍醐灌頂一般,使其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聶燾牢記父親教誨:“大抵自己節(jié)省,正圖為民間興事,非以節(jié)省為身家計”,任職期間,捐銀240兩增修碥路,捐銀213兩分建社倉;離任后,捐銀30兩,資助義學建設。
聶燾之為官,服官愛民、勤政為民、興除利弊。聶燾遵從皇命和父訓,安心在窮荒僻壤、四境荒涼、山民貧苦的虎狼之窟鎮(zhèn)安供職,毫無怨言。他始終牢記“無事尋出有事,有事終歸無事”的教誨,勇于擔當,招流民、墾荒田、修水利、興桑蠶、辟道路、倡集市、建義學、辦社倉、除虎患、懲惡強,造福鎮(zhèn)安黎民百姓。
乾隆十三年(1748、聶燾上任之年),鎮(zhèn)安4026人,784戶,熟地127頃38畝,無主荒地達1150頃91畝。聶燾通過招撫流民、申報戶口、勸民墾荒、獎勵升科、給照為業(yè)、減免科賦、革除里下雜派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勵精圖治,至乾隆十七年(1752)已發(fā)展到8971人,2562戶,新墾荒地500多畝,儲倉糧3060多石。
因鎮(zhèn)安山民出門需翻山涉水,每年夏秋兩季淫雨菲菲,洪水暴發(fā),山民沒有橋筏,只能坐等,白天忍饑挨餓,晚上棲巖而睡,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虎狼活吃,只有春冬兩季可以通行,但春冬秦嶺萬仞冰雪,鎮(zhèn)安山民出門維艱。基于這種情況,在乾隆十四年至十六年(1749-1751)期間,聶燾多方籌資,開鑿了鎮(zhèn)安至西安之間懸崖碥路400華里,修復被洪水沖毀的鎮(zhèn)安通往西安的樓子石要道,增修車家河至大山岔40多華里碥路,并到省城制短槍、火藥,招募獵戶,為山民除獸患。
乾隆十五年至十六年(1750-1751),為解決鎮(zhèn)安百姓到縣城借還倉糧肩挑背馱、跋涉崇山峻嶺艱難之苦,聶燾分建了各倉貯糧1200石的青銅關、下梁(今柞水轄地)兩處社倉。為開發(fā)鎮(zhèn)安,又從江浙一帶招募繅絲匠人,引進栽桑養(yǎng)蠶技術,教民種桑養(yǎng)蠶、紡紗織布。乾隆十九年(1754),聶燾大力發(fā)展鎮(zhèn)安文化教育事業(yè),建“啟秀山房義學”,清查五郎江口學田學租、廢寺田產以資助儒生,鎮(zhèn)安義學自此開始。此外,其還先后在鎮(zhèn)安縣城內建起了東門甕城、飛樓、虹化亭、崇圣祠,重修了文廟、城隍廟及名宦、鄉(xiāng)賢兩祠,使縣城初具規(guī)模。
聶燾有言:“志在利祿者,易生厭煩愁窮之心,若志在民生者,更當切休養(yǎng)生息之念?!逼溥x擇了后者,致力于民生,以實心行實政,并謹記父親“知縣是親民官,小邑知縣更好親民。做得一事,民間就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之教誨,常以賣唱花鼓戲作私訪,入民宅、查民情、聽民意、解民憂,“茲土七載,羸馬麻鞋,疆域六百里,無遠不到?!?/span>
離開鎮(zhèn)安后,聶燾不忘《鎮(zhèn)安縣志》的撰修校印,旅居西安時還修正志稿,直至稿畢交付刊印。
聶燾為官一任,清廉一世,造福一方。其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以實心行實政,用忠誠、干凈、擔當為我們詮釋了“為民”內涵,值得我們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