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lt7cc"><em id="lt7cc"></em></th><th id="lt7cc"><progress id="lt7cc"></progress></th>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清廉學(xué)校 清廉家風(fēng)

          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無知者;辦一事,須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晚清干國良臣陶澍

          1839年農(nóng)歷6月初二,正值清王朝在內(nèi)憂外患的風(fēng)雨中飄搖欲傾、中國屈辱的近代史即將掀開第一頁之際,被視為清王朝中流砥柱的“干國良臣”兩江總督陶澍積勞成疾,帶著“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的遺愿與世長辭。處于中國歷史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時段,動蕩的歲月很快如過眼煙云將他的豐功偉績逐漸遮蔽。

          盛世興文。隨著近年來湖湘文化研究的深入,陶澍的名字如吹沙見金,作為“湖湘人才領(lǐng)軍人物”和“清代中國經(jīng)世致用第一人”再度引起世人的關(guān)注。他的不朽功勛和清廉形象慢慢清晰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陶澍(1778-1839) 清代兩江總督,清代經(jīng)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字子霖,號云汀。湖南安化縣小淹鎮(zhèn)人。早年就讀于長沙岳麓書院。嘉慶進士。先后任監(jiān)察御史,戶部、吏部給事中,川東道,山西、福建布政使。道光年間,官至兩江總督,兼江蘇巡撫、兩淮鹽政。任內(nèi)督辦海運,剔除鹽政積弊,興修水利,設(shè)義倉以救荒年。積勞成疾,病逝于兩江督署,贈太子太保銜,謚文毅。著有《印心石屋文抄》、《陶文毅公全集》等。


          耕讀相傳 家風(fēng)清正

          陶澍出生安化河曲溪,世代為農(nóng),勤儉持家。至太高祖陶耀祖“方有干略,手置十余莊”,又“好讀書,建館延師”,自此家世耕讀相傳。祖父陶孝信贈儒林郎、翰林院編修。父親陶必銓自幼穎悟,博學(xué)多識,然“省闈十次,終不遇”。終生以教書授徒為業(yè)。也因此對陶澍寄予厚望,用心輔讀。陶澍的名字寄托了父親望子成龍、“以澤蒼生”的思想。陶澍曾自稱:“少時嘗拾薪、摘茗葉,市米以就學(xué)”?!俺鲎圆菝?,耕讀相承”。

          陶澍從小聰慧過人、志向遠大。7歲隨父讀書,“自幼跬步弗離”。13歲代父為榨油坊作聯(lián):“榨響如雷,驚動滿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萬里乾坤”。以罕見才華和驚人志向震動鄉(xiāng)里。23歲參加湖南鄉(xiāng)試,取為第30名舉人。25歲參加會試,一舉高中,成為清代安化第一名進士。父親為勉勵兒子登科之后勤政廉政,發(fā)榜之日賦詩一首(《放榜日示男澍》),其中“十載瑩窗酬翰墨,一時鴻漸向朝廷”等名句陶澍常常吟之誦之。27歲陶澍離家北上,赴京任翰林院,自此 踏上30余年的宦海生涯。

          陶澍對子女教育甚嚴,女婿胡林翼少不更事,“書底不硬”,陶澍請來名師蔡用錫專授經(jīng)世致用之道。胡林翼自此發(fā)憤讀書,“兵政機要,探討尤力”。后來,胡林翼成為湘軍主帥,威震朝野。

          陶澍對兒子陶桄要求更嚴,多次告誡陶桄“立經(jīng)世志,讀致用書”。因陶桄體質(zhì)欠佳,影響讀書,后來仕途不顯。賞二品頂戴,晉授資政大夫,著有《慈云閣·小石屋詩抄》。

          1831年(道光十一年),任兩江總督的陶澍破清代慣例再兼兩淮鹽政,因治理鹽務(wù)有功,被道光帝譽為“干國良臣”。1835年冬,陶澍因政績卓著被召入京靚見道光皇帝。道光帝從11月25日到12月16日間共召見陶澍達14次之多,還問到了陶澍家鄉(xiāng)的情況。陶澍特別提到了“印心石”和自己在“印心石屋”寒窗苦讀的故事。道光大悅,親賜“印心石屋”墨寶兩幅。1836年,陶澍回鄉(xiāng)省親,在印心石北崖修建了21米高、共7層的文瀾塔,將小幅“印心石屋”御匾臨刻于塔內(nèi)。


          銳意改革 勵精圖治

          陶澍所處時代正值地主階級改良思想逐漸萌芽之際、洋務(wù)運動呈風(fēng)雨欲來之勢?!吧儇摻?jīng)世志”的他從政伊始,便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改革派的行列,鄙棄厚古薄今、空談義理,重視實踐,求真務(wù)實。主張通經(jīng)、宗經(jīng),以為致用。他認為:“天下有一物即有一象,有一象即有一理?;蚪≈T身,或遠取諸物,吉兇悔吝,絲毫不容假借”(《陶澍集》,岳麓書社1998年版)。每到一處,必通過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培養(yǎng)革故鼎新之才,推行改革,除弊興利,造福一方百姓。道光之前,有清一代地方漕糧送京以河運為主,官辦專賣,各地官員雁過拔毛,惡藪叢生。改革派多次倡議海運,皆因各種原因遭到保守派的堅決反對而無法施行。道光初年,陶澍經(jīng)過反復(fù)實地調(diào)研后提出:“當以海河并運為宜”,“專辦海運,則恐商船之不足;專辦河運,又恐淺水之難恃。惟有兩者相輔而行,可期無誤”(《陶澍集》,岳麓書社1998年版)。并具體提出松、常、鎮(zhèn)、太倉之漕海運,其他地方漕糧仍由河運。陶澍的意見為道光所接受。主持海運期間,陶澍“宵旦討論,寢食籌度,徵之屬吏,質(zhì)之濱洋人士,諏之??突?,眾難解駁,愈推愈審,萬舉萬全”(《魏源集》,中華書局1983年版)。首倡海運成果,是陶澍領(lǐng)導(dǎo)下,中國近代地主階級改革派所取得的第一個巨大成果。

          明清以來,綱商世世相承,與鹽政官員勾結(jié),把鹽業(yè)當做世襲家業(yè),壟斷專行,不許他人染指。道光十二年(1832),陶澍在淮北改行票鹽,規(guī)定不論何人,只要照章納稅,均可領(lǐng)票運鹽?!笆菤q海州大災(zāi),饑民賴此轉(zhuǎn)移庸值,全活無算”(《清史稿》)。大災(zāi)之年,沒有餓死一人,災(zāi)民衣食無虞,票鹽制取得巨大成功。兩淮鹽場由“商疲、丁困、引積、課懸”的危困局面,轉(zhuǎn)變?yōu)椤胞}銷、課裕、商利、民便”的興盛之勢。

          除此之外,陶澍還治水方面進行了改革,如打破陳規(guī),“撤閘通?!敝卫韰卿两虻龋〉昧苏痼@朝野的空前成功。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陶澍敢于革故鼎新,推行“農(nóng)商并重”的從政主張有關(guān)。在他的管領(lǐng)下,商人合法權(quán)益得到了保護,政治地位明顯提高,各項政策得到有力推行。

          陶澍銳意改革,勵精圖治的同時,十分體恤民眾,關(guān)心百姓疾苦。強調(diào)為政要為民著想,不能專事嚴刑峻罰,苛刻冷酷;必須“寬嚴適中,德刑并施”。每遇災(zāi)荒,總是深入災(zāi)區(qū),及時賑災(zāi)。他寫過許多詩都與百姓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如“??制叱呱?,遠愧一囊粟。”“誰知盤中芽,多有肩上血?!薄捌缴率持救f家,自顧挾持無紋縷。”等。他的澤蒼生的民本思想,得到了百姓的公認和回報。嘉慶二十年,陶澍在江南視漕事竣,“回京復(fù)命,江南人至于攀轅灑淚,又于揚州之雨花庵設(shè)立長生祿位”。(《陶澍集》下冊第141頁,岳麓書社1998年版)。在安徽賑災(zāi),“流移、老疾、孩稚,皆有所養(yǎng),民不知災(zāi)。后蕪湖紳士建旬宣康保之坊?!碑斕珍x開川東時,重慶闔郡老少隨行相送,依依不舍。當?shù)丶澥孔鞲栌浿骸皝砗文?,去何速,何時再來蜀民福?!保ā短珍废聝缘?21頁,岳麓書社1998年版)。陶澍病逝,“訃音所至,官吏軍民莫不隕涕,兩淮鹽商感公德惠,重金賻奠”(《陶澍集》下冊第910頁,岳麓書社1998年版。)


          為彰顯皇恩浩蕩,將大幅的“印心石屋”四字摹刻在陡峭的南岸山崖之上,且以后每到一地任職,均有摹刻。至今,小淹的石門潭南、北兩岸、長沙岳麓山、江西廬山、武漢龜山、鎮(zhèn)江焦山、金山、蘇州滄浪亭、揚州大明寺、無錫惠山等地均存有“印心石屋”石碑。


          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月,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道光十六年(1836),左宗棠主講醴陵的淥江書院。陶澍回鄉(xiāng)省親,途經(jīng)醴陵。左宗棠應(yīng)縣令之請,為陶澍館舍題了這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道光一月數(shù)次召見陶澍,并欽題“印心石屋”之殊榮,下聯(lián)表達了家鄉(xiāng)子弟對陶澍的景仰之情。陶澍看了十分賞識左宗棠非凡的才華,當晚接見了左宗棠,并與之交談甚歡,自此結(jié)為忘年之交,后來成為兒女親家。

          道光八年(1825),宮廷畫家張鳴九為陶澍作了一幅畫像。畫上陶澍眉龐須長,端坐于一株桂花樹旁。其時正值轄域內(nèi)河道疏通,陶澍欣喜之余,當即在畫面題詩一首:平生末見先生笑,今日拈花喜欲盈。池館香催桃汛穩(wěn),似聞河水已澄清。詩中流露出的濃濃的愛國憂民之情讓人感佩不已。


          廉于政事 克已奉公

          陶澍出身貧寒,了解世情民生,洞悉社會弊端,立身清正嚴明,實事求是,凜然而有正氣。從政之后,給自己寫了一副對聯(lián)作為座右銘:“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無知者;辦一事,須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強調(diào)“為官其本,莫重于廉,廉則一介無私”。

          陶澍任兩淮鹽政后,按例每年養(yǎng)廉銀有5000兩,他認為自己的奉祿“已極優(yōu)厚”,而將每年銀兩上繳國庫。任兩江總督后,兩淮鹽政衙門照例每年支付“賞需銀”2萬兩,被其力拒,并明令裁革。

          陶澍回鄉(xiāng)祭祖,從南京運回18艘裝滿貨物的大小船只,被人告發(fā)為金銀財寶,道光派欽差查驗,結(jié)果是18船石頭。道光詢其故,答曰:“臣在外幾十年,位至總督,回鄉(xiāng)祭祖,從盡皆知。今官船浩蕩,既裝門面,亦壯君皇聲望也。”道光聞言,大為驚喜,自此愈甚賞愛陶澍。

          陶澍之廉,影響到家人。輕錢財、秉廉潔、重名節(jié)、求學(xué)識,成為陶氏家風(fēng)。其逝世之后,“淮商感公清德,斂白金四萬兩為贈,徘徊于門不敢進,乃由公門下江夏陳君鑾以獻。夫人問曰:‘吾夫子受爾輩金乎?’皆曰:‘未也?!蛉嗽唬骸?,不可以死后污我夫子。’卻,不受。”(《陶澍集》,岳麓書社1998年版)。

          左宗棠跟隨陶澍多年,恩深情重。陶澍逝世后,夫人對左宗棠說:“夫子生無虧,死無歉,家世儒素,生計非所求,所求得師教子?!保ㄌ珍龊忠恚骸短漳更S夫人墓志銘》)。左宗棠感恩于懷,為輔育陶澍之子陶桄,在陶澍老家安化小淹住了整整8年。


          溪毛自可茹,何必餐王饔?草衣自可襲,何必披華服?秋蘭自可佩,何必腰璜琮?風(fēng)泉自可聽,何必酣笙鏞?


          ——《陶澍集》岳麓書社1998年版

          陶澍墓位于安化縣小淹鎮(zhèn)沙灣村,1840年由左宗棠親自擇地修建?,F(xiàn)在保存的墓園包括陶澍及其五位夫人墓以及陽拱沖陶澍家族墓園。2013年,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編制《陶澍墓保護規(guī)劃立項報告》和《陶澍墓保護規(guī)劃》。立項報告已上報國家文物局。


          重教興學(xué) 薦才舉賢

          陶澍一生勤奮好學(xué),科舉出仕,對教育十分重視。為鼓勵晚輩讀書上進,自己省吃儉用,資助赴考學(xué)生川資。曾捐贈田畝,重修安化學(xué)宮。陶氏四續(xù)族譜時,親撰《資江陶氏族譜規(guī)條》,規(guī)定“族中有入學(xué)者,給錢十千。出貢者給八千,中舉者給百千,會試中進士點翰林者,另為從優(yōu)幫給?!?/span>

          陶澍認為:書院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是出人才的關(guān)鍵之所。“書院之設(shè),所以佐學(xué)校、廣教澤也?!保ā短珍?,岳麓書社1998年版)。 每到一地任職,陶澍都以新建、擴建、改建、重建、修復(fù)等各種形式建設(shè)書院,并捐贈、資助書院銀兩、田地,作為書院經(jīng)費,包括學(xué)生膏火費、助學(xué)金。陶澍入仕后為主捐建的書院有崇文書院、敬陽書院、鐘山書院、金沙書院等共有15個。

          與此相關(guān),陶澍還大力發(fā)現(xiàn)、撥舉人才,憑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膽略才識,薦才舉賢,團結(jié)了一大批經(jīng)世人才,形成了嘉道年間經(jīng)世派人才群體,并且直接催生了咸同年間以湘軍為主力和中心的人才群體,也正因此,被后人譽為“湖湘領(lǐng)軍人物”。圍繞在陶澍身邊的有賀長齡、魏源、包世臣、龔自珍、林則徐、左宗棠、胡林翼等,無不是當世精英人杰。正如有的學(xué)者所稱,陶澍是道光以來全國人才中的“黃河之昆侖,大江之岷”。


          相關(guān)鏈接
          市級網(wǎng)站
          合作伙伴(學(xué)校、企業(yè))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91av不卡在线,国产高清无码91zx,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th id="lt7cc"><em id="lt7cc"></em></th><th id="lt7cc"><progress id="lt7cc"></progres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