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lt7cc"><em id="lt7cc"></em></th><th id="lt7cc"><progress id="lt7cc"></progress></th>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清廉學校 廉潔文化

          廉潔時空50張衡陽面孔?丨呂溫:為民盡瘁聲留衡州

          呂溫(771—811),字和叔,又字化光,唐代河中(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世稱呂衡州。他以衡州為名,衡州以他為榮。

          呂溫:為民盡瘁聲留衡州


          呂溫剛到衡州赴任,就到鄉(xiāng)間考察民情,尤其著重考察稅收政策在衡州的施行情況。30多年前,即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開始實行“兩稅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貪得無厭的官吏又在兩稅之外巧立名目敲詐勒索、橫征暴斂,百姓的負擔甚至達到定額的兩到三倍,生活困苦。在考察民情時,呂溫發(fā)現(xiàn)“兩稅法”實際上已經被破壞殆盡,在衡州漸成虐民之法,前任州官與下面的胥吏層層盤剝,導致許多百姓為求活命,只好逃亡外地,或成為隱戶,如此一來,朝廷收稅更難。呂溫在了解實情之后,認為要根本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從征稅制度上有所調整,進而招攬流離在外的百姓返鄉(xiāng),才能實現(xiàn)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稅收充足的良性循環(huán)。

          呂溫一回到州衙,便起草公文上書朝廷,極言稅收制度在地方實施中的現(xiàn)狀和弊端,衡州的問題已嚴重到“民無隔夜之粟,耕無種糧”的地步,請求朝廷明頒詔旨,予以改革糾正。同時,他立刻派人刻印布告,宣布對衡州進行稅收整頓,在堅守國家“兩稅法”前提下,取消兩稅定額之外的一切非法項目,嚴禁盤剝、克扣百姓,聲明有敢在兩稅外加增一文錢者,嚴懲不貸。同時在布告中,又推出幾項優(yōu)待政策,鼓勵在外流亡者返鄉(xiāng)務農,恢復生產。官府的布告廣為張貼,婦孺皆知。流亡于外者,紛紛回鄉(xiāng),勤勞農事。呂溫還奏請朝廷,開常平倉,散發(fā)糧食賑濟貧苦者和回鄉(xiāng)農民,同時由官府低息借貸糧種、耕牛、農具給百姓,助力農業(yè)生產。他還積極動員百姓利用農閑時間廣修塘壩水渠,蓄水抗旱。

          元宵節(jié)前,呂溫親自帶著數(shù)千斤賑糧去看望窮苦百姓,百姓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感念:“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呂公也!”呂溫看著百姓的困苦境況,也感慨嘆息道:“百姓如水,官府如舟。無水則舟不行,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豐足,為官者才能心安?!北姲傩盏溃骸皡喂业群穸?,世代不忘!”

          當年,衡州大熟,糧食和絲、茶等均獲豐收。百姓感念呂溫親民愛民之德,不愿辜負呂溫的德政,都按之前布告所定兩稅,主動繳納,不偷不欠。夏、秋兩次征稅,官府所獲大大超過往年。十月,衡州秋澇,大雨連綿,蒸水橫溢,不利行舟。柘里大町蘇家村(今屬衡陽市蒸湘區(qū))蘇升等五位百姓,為了不耽誤繳納稅賦的期限,冒險涉水,船載秋糧去官府交稅,船行至蒸水柘里渡附近時,水急浪高,不幸翻船溺死。呂溫聞之,非常內疚,痛惜不已。他認為百姓冒險交稅而溺死,是自己這個刺史的罪責。他寫下了《衡州祭柘里渡溺死百姓》一文以自責,在文中他寫道:“州令未明,津渡不謹,致此淪逝,咎由使君。興言流涕,痛念何及!”他派出下屬代表自己到柘里渡設酒致祭,還拿出自己的俸錢撫恤死者家屬,同時代其繳納賦稅。

          呂溫素多疾病,加上宏圖未展、大志難伸,又屢受打壓、迭遭不幸,導致意氣漸消,身體狀況日漸不佳,到衡州后又憂心百姓,忙于政事,患上了重病。元和六年(811)八月病逝于衡州刺史任上,終年僅40歲。呂溫曾任職的道州和現(xiàn)任的衡州兩地百姓都萬分悲痛,有些百姓悲傷痛哭長達月余。衡州百姓出于對他的敬仰與愛戴,認真地為其修筑了墳墓,常常有人祭拜追悼。呂溫也以“呂衡州”之名與他盡瘁身死的衡陽永遠聯(lián)結在一起,成為衡陽清官廉吏的代表和榜樣。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91av不卡在线,国产高清无码91zx,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th id="lt7cc"><em id="lt7cc"></em></th><th id="lt7cc"><progress id="lt7cc"></progress></th>